首页 > 姓氏名人 > 医学家 > 杨永璇

杨永璇

杨永璇,男,1901年出生于上海南汇县。幼读诗书,长而习医,专长针灸,兼理疯科,通晓内、外、妇、儿、皮肤诸科。以医技多样,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医风廉洁,著称于世。慕名求医者踵接,日达数百人次,奠定了杨氏针灸疯科流派的基础。年少时受业于浦东唐家花园王诵愚先生门下,白天随师临诊,听讲授课,晚上挑灯夜读,选篇背诵,悉心钻研,好学不倦,勤求古训,博览群书,学医数年,尽得王氏真传。1921年返回周浦以“针灸疯科方脉”悬壶应诊。1981年逝世。

个人资料

  • 中文名杨永璇
  • 国 籍中国
  • 民 族
  • 性 别
  • 职 业医生
  • 出生日期1901
  • 逝世日期1981
  • 出生地上海市南汇县

详细介绍

  杨永璇的个人简介

  杨永璇为了方便病人就医,先后在上海董家渡、浦东三林塘等地设立定期分诊所, 1937年迁居上海八仙桥行医。专长针灸,兼理疯科,通晓内、外、妇、儿、皮肤诸科。擅治中风偏瘫,历节痹痛,小儿麻痹症,急性腰扭伤,脚气病,软脚风,丹毒,痛风,鹅掌风,大麻风以及脊椎肥大等顽痹痼疾。临诊时按脉察舌,辨证论治,根据病情需要,以针、灸、拔火罐为主要治疗手段,兼用汤药丸散,膏滋药酒,药熨熏洗,外敷搽擦等多种治疗方法,针药并用,刺罐结合,内外同治,疗效卓著,贫病患者,义诊给药。故以医技多样,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医风廉洁,著称于世。慕名求医者踵接,日达数百人次,奠定了杨氏针灸疯科流派的基础。建国后首批参加国家医院工作。1952年任上海市中医门诊部特约医师,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,上海市针灸研究所副所长,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副主任,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主任,主任医师;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,上海市针灸科学会主任委员,中华全国针灸学会委员,《上海中医药杂志》编委、顾问,上海市中医药人员学术鉴定委员会委员。曾被选聘为上海市卢湾区第四、五、六届人民代表;上海市第三、四、五届政协委员。

  杨永璇的荣誉成就

  1955年荣获上海市先进卫生工作者,受到陈毅市长的嘉奖与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。毕生致力于中医针灸事业60年,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,培养中医针灸人才作出了贡献。著有《针灸治验录》、《杨永璇针灸经验选》,被评为上海市1984年中医、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三级奖。传略入选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编的《中医人物词典》、《周浦镇志》、《上海市南汇县卫生志》、《上海市南汇县志》、《医林春秋》;事迹入选《名医针灸精华》、《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》、《中国中医药最新研创大全》、《医学知识集锦第一辑》、《海上医林》、《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》(第二版)、《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》。

  杨永璇的学术观点

  重视经络,辨证施治

  经络学说是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,早在古代经典著作《内经》等书中,已有较为详尽的论述,历代医家又不断加以发展和补充,形成了一个周密完整的经络系统。杨氏认为经络学说自创始到发展,与针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。例如针灸治病所用的腧穴,就是经脉之气注输出入的处所。在辨证论治,处方配穴,选择手法等各个方面,皆不能脱离经络学说的指导。针灸治病必先明辨病在何脏何经,然后按照脏腑经络和腧穴的相互关系,采取循经取穴,邻近取穴或随症取穴等方法,相互结合使用。正如《灵枢·刺节真邪篇》所说:“用针者,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,切而循之,按而弹之,视其应动者,乃后取之而下之。”因此,杨氏认为经络学说是针灸临床治病的根据,在针灸临床上一定要十分强调经络理论。他常说:“脱离了经络,开口动手便错,针灸工作者也应如此,千万勿忘重视经络。” 重视穴位压痛检查。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,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,人体内外上下,脏腑肢节,身体各部组织器官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。腧穴是人体脉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,因此内脏有病,常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,在穴位上表现为压痛等反应。杨氏在临床上极重视体表穴位的压痛检查,借以分析内部脏器的病变情况。他认为急性病压痛较显著,慢性病压痛范围较小。五脏六腑处于胸腹中,而脉气发于足太阳膀胱经,故五脏六腑之俞穴皆在背腰部。《灵枢·背输篇》说:“则欲得而验之,按其处,应在中而痛解,乃其腧也。”如咳呛病在肺俞处有反应,按之舒服;脏躁病(癔病)在心俞;溃疡病在胃俞;胆囊病在胆俞有按痛;月经病及失眠在三阴交穴有压痛;精神分裂症在血海穴有压痛等等。在这些压痛点进行治疗,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。

  杨永璇重视针感传导方向。针刺治疗要有一定的感应(即得气),若能“气至病所”,那末疗效往往更好,这是每一个针灸医生所熟知的。杨氏认为针刺感应的传导放散,是由经络循行及穴位性能来决定的。一般来说,手之三阴,从胸走手,内关、少海清热安神,针感向下;中府、列缺调肺利气,都向末梢放散。手之三阳,从手走头,合谷能升能散,手法正确,针感可到肩(骨禺)yu,甚至到头颈;曲池走而不守,针感也可向上。足之三阳,从头走足,足三里和胃止痛补气,针感向下可到第二足趾;委中清热利湿定痛,感应向下可至足跟;阳陵泉镇痉熄风止痛,针感也向下至外踝。足之三阴,从足走胸腹,血海调血清血,主治血症,针感向上;三阴交助运安神,祛风化湿,疏调下焦,清理一切血症,针感可放散到腹股沟。但这些情况并不是绝对的,只要改变针尖迎随方向,调整手法,也可使放散路线得到改变。例如内关穴大都向末梢放散,但若和公孙配合,主治胃心胸之症,运用催气手法,重压下方,并用迎而夺之的方法,可使针感传向肘臂,立即产生嗳气,缓解心胸疼痛有奇效。

  杨永璇重视循经远道取穴。这是根据“经脉所过,主治所在”的理论。如咽干声嘶,取双太溪用阴刺法,效果甚好;急性扁桃体炎针合谷、少商较有效;胁痛取阳陵泉;胸闷欲吐泻内关、太冲,由于手阳明经在面部的路线呈交叉,故口眼(口呙)斜取合谷,左针右、右针左;牙痛取合谷,内庭均能治疗。但手阳明大肠经“入下齿中”,足阳明胃经“入上齿中”,所以临床上一般认为下齿痛用合谷,上齿痛用内庭。然而杨氏认为手阳明大肠经的有穴路线主要循行于上齿,而足阳明经的有穴路线都循行于下齿部;所以上牙痛取合谷、下牙痛用庭,效果更好;但不论是上牙痛,还是下牙痛,当治疗时必须令患者先咬紧牙关,再进行针刺,效果更为显著,这是杨氏针灸疯科流派的又一经验特色。

  杨永璇重视以痛为输。十二经筋是随着十二经脉分布的,它循行于体表而不入内脏,其发病症状也偏于从方面。杨上善说:“经脉是阴阳气之所资,邪入肌腠,袭筋为病,不能精输,遂以病居痛处为输穴”。杨氏在临床上对于经筋之病,常用“以痛为输”的方法来治疗。如网球肘疼痛较为顽固,在检查时可发现肱骨外上髁有一压痛拒按处,应在该点上施以较强的恢刺或合谷刺,以泄其邪,配以艾灸温针,甚致用杨氏絮刺火罐疗法,吸出瘀血凝块,常能缓解筋急布收到疗效。

  杨永璇的证治经验

  针药并用,内外同治

  早在1921年,杨氏即以“针灸疯科方脉”悬壶应诊,其业务范围极为广泛。在临诊时按脉察舌,辨证论治,根据病情需要,以针、灸、拔火罐为主要治疗手段,兼用汤药丸散,膏滋药酒,药熨熏洗,外敷搽擦等多种治疗方法,针药并用,内外同治,千方百计地解除病人疾苦。当运用针灸中药治病,是因人因病而施。其选用原则是根据病种的治疗需要,病症的轻重缓急,病灶的部位大小以及符合辨证施治的要求来决定取舍的。

  凡属全身性疾病和急重病症,大多以针药并用。针灸中药,虽有外治、内治之分,但针药同源,治亦同理,都是在医学理论体系和治疗法则指导下,从整体观念出发,以调和阴阳气血,祛邪扶正,治愈疾病,这是没有分歧的。因此,针药并用,内外同治,可收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之效,决无矛盾之理。杨氏说:“早在唐代医学分科伊始,孙思邈《千金方》就说过:若针而不灸,灸而不针,皆非良医也。针灸而不药,药而不针灸,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,固是良药。可作为学医行医的座右铭之一,谨记不忘。为医者如能熟练地掌握针、灸、药三套治疗方法,在临床上遇到适宜于针灸治疗的,就用针灸,适宜于药物治疗的,就用药物,适宜于针药同用的,就针药兼施。使针灸和中药紧密地结合起来,做到针药合流,因病而施,才能千方百计地提高疗效,为解除病人痛苦,发挥更大的作用。”

  杨永璇的自创经验效穴

  (一)利咽穴

  该穴位于颈侧手阳明大肠经天鼎穴外旁8分处。进针0.5~1寸。主治急、慢性咽喉炎、扁桃体炎、咽喉肿痛、发音嘶哑。用平补平泻法。针后1小时左右,疼痛可明显减轻,5~6小时即愈。亦可治疗吞咽困难等症。此穴功能通利咽喉,故名利咽。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,每当疲劳过度,就会嗓音失润,他熟知杨氏治疗发音嘶哑有绝招,故登台前必来诊治,杨氏为针利咽穴,针药并用,保证他连续登台演出。

  (二)颐中穴

  该穴位于足阳明胃经地仓穴外旁4分处,恰当酒涡中央。《新编经穴歌诀》曰:“颐中位在酒涡里,口眼歪斜刺最灵。”进针0.5~1.5寸,针尖向地仓横刺,也可向颊车透刺。功能疏风通络,主治面瘫、流涎、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。

  (三)肩内陵

  该穴位于肩关节内侧喙突处。《新编经穴歌诀》曰:“肩内陵在喙突处,腋横纹上寸许昂。”进针深度5-8分。其功效为祛风散寒,温通经络。主治上肢痹痛、漏肩风、肩胛部酸楚。杨氏在50年代初期,早已运用肩内陵治疗肩关节前压痛的漏肩风症,获得良效。

相关推荐

最近查询